欢迎 数据用户登录   数据用户注册 | English
位置: 首页 > 实地风采 > 2016 > 正文

【实地撷英】湖南2队:从“蛮荒之地”到“鱼米之乡”

###有趣的村居图###

经历了打不到车,司机不认路,导航上显示的路被挖断正在修等一系列状况,在路上颠簸了好久之后,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然而一下车就是懵的,书记告诉我们现在这里已经和旁边的居委合并并改名了。

不过,作为《权力的游戏》的忠实粉丝,维斯特洛大陆地图一般的村居让我们激动不已,讲真,不仔细看真的还以为是英国地图呢。

可惜天公不作美,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感,不过红砖堆砌的小房子在这种天气中有一种异样的萌感。

###岁月沉淀后的珍贵###

与老人们的接触与谈天之中,一个声音在我的心中愈发的清晰:历史与时间中沉淀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是八十年人生苦旅中积累的珍贵经验。

我们拜访了一位原来的老厂长,如今的老中医爷爷。初次见面,我们就惊异于爷爷红润的气色和健康的体魄——看上去只有六十出头的李爷爷,今年已经八十二岁高龄,看来爷爷自己熬制的药酒真是有强身健体之功效。

爷爷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家乡的建设:十四岁跟随省医疗队学习,成为当地防疫骨干,培训防疫人员。几年后,爷爷到果园厂投身果树的防疫事业。当地兴办轻工业,李爷爷又成为工业建设的带头人。退休之后,李爷爷又拾起多年前学习的中医药知识,并在不断探索之中研制出治疗风湿和心脑血管疾病的药酒,以医术、医德造福家乡人民。

李爷爷的一生,从医业到农业,从农业到工业,最终又回到医者这一仁心之职,他做出种种努力,都为家乡、为国家、为社会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爷爷告诉我,人的一生,不应求回报,而更多在于问心无愧。对人、对事,要看得清,要看得准,但也要怀着善心、善意去看。

在访谈之中,我们不仅仅了解到五六十年代的历史文化,更深入探访了老人们的人生经历,而从他们丰富的经历之中,更能获得平日得不到的珍贵经验与教训。

###从“荒蛮之地”到“鱼米之乡”###

我们到达的第二个村居,由于在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经常会发大水,每年夏天,只要发洪水,村子就会被淹没在水平面下。

L爷爷说,当年一发洪水,就往屋顶跑,如果洪水淹没了屋顶,就往山上跑。1954年长江流域发洪水那次,大家都往山上跑,最后大家没被水冲走。

后来,政府决定在这里进行围垦,耕地慢慢增加,来自周边的移民也开始慢慢增多。在新移民与老移民的共同努力和劳动下,这里从一个荒蛮之地变成了“鱼米之乡”。同时也吸收了越来越多的新移民入迁。

这里目前和外界的交通方式还是以渡口为主,像我们住在镇上,每天早上步行一公里多就可以走到渡口的上岛。其中一个码头是整个小岛唯一可以上汽车的码头,渡轮是驳船,由拖船拖动。

经过洪水的冲袭,大堤之下,河堤之上,被淹没的房子展露屋顶。我会告诉你们,我们来的第一天居然没发现这有个房子吗?

回忆起这个村居的历史,当年横无际涯的洞庭胜景,被围湖造田重建村居,感叹前一辈村民智慧的同时,也为洞庭美景惋惜。像这种本身就在泄洪道之内的沙洲,一个村居建立使得洪道在此忽然收紧,一旦遇到类似于1996年大洪水的冲击,能否抵抗冲击也是存疑的。

人类文明的建立不应该以重塑生态为代价,我想这也是村居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2016-08-12
北京大学  |  NIA  |  NSFC  |  国家发展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