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数据用户登录   数据用户注册 | English
位置: 首页 > 实地风采 > 2016 > 正文

【实地撷英】重庆队:征途

###征途——不需要踌躇

启程前,曾有过无数次的暇想。可下了车,面对那一重又一重的青山,我和我的搭档,作为在钢筋森林里长大的孩子,有几分震惊,有几分凝噎,可终归还是要前行。

始料未及的是,这巍巍大山间居然藏了这么多的故事:有扛着枪头上过战场,虽已92岁高龄,但依旧精神奕奕的老红军;也有在私塾饱读四书五经十余载的老人,念念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有扛过了饥荒却痛失子女与老伴,最后独身居于大山中的老奶奶…

有时不免思虑,人这一辈子,看似都在经历相同的事,可为什么最后我们会如此的不一样?那些人生轨迹上的抉择点,是不是选错了一步,下一步就真的再也无法回头。

和同行的搭档,在第一个村的调研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空心化”这三字背后沉重的含义,记得去年,习总书记访问大理时说过:“乡愁是什么意思?是你离开了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而这山这水,早已带不回、 早已留不住乡愁,也许“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桃花源”只是昨日那书中的一场梦。

短短三四日,我和我的搭档结束了第一个村的工作,虽然疲惫万分,但我们在前行。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征途,是不需要踌躇,是前行,前行……

###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向

曾几何时以为只要足够努力就会成功。

由于上一站的工作较顺利,所以初来乍到之时不免带着一份沾沾自喜。依旧是巍峨的高山,依旧是分散的村居,那时我和我的搭档依旧带着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想着:这一站,我们也要拿下。

没想到,村历史的梳理就用了两天时间,各种合并与重组,让我们一筹莫展过,也让我们越挫越勇。在和督导再三确认了村庄的发展脉络之后,我们鼓足了干劲走向大山深处去探寻答案。

今天入户时,采访了一位颇为传奇的老奶奶,当了40多年的妇女主任。当问到小学经历时,老奶奶调皮的与我说:“小时候,爸爸让我去上学,上了一学年,但上学路上,地主养了好多好多的狗,我怕狗,所以就没有去念书了。”当我又问及她当妇女主任的经历时,她的眉宇间充满了骄傲,说得是头头是道,让我除了崇拜还是崇拜。

但没想到的是,为了获得一户样本的宝贵数据,我和我的搭档顶着炎炎夏日,走了整整两小时的山路。当得知老人身体抱恙再加上山路崎岖,无法出席村历史讲座史访谈,我们回程的路有了几分失望,几分不甘。

接下来的访谈,样本的搜寻越来越不如预期所料,老人的病逝、迁移、失能,给我们工作无形的增加了一重又一重的难度。从80岁放宽到78岁甚至到75岁,看似偌大的一个村庄,竟然找不够满足村历史访谈条件的老人。

蜿蜒崎岖的山路,重庆酷热的夏日,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让我和我的搭档感受到,也许,一帆风顺并不是人生的永恒主题,有时候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就不会有成果,不去尝试永远不会明白自己能够收获怎样的可能性。

我们终究还要上路,我们终究还要继续前行……

出发吧,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向。

###夜访谈记——迷失在岔路口

和督导请示后,我们来到了下一个村子,40度的高温,又在山区,下午极难开展工作,于是我和我的搭档决定5点后再出门寻找老人。诚实的说,即使是在太阳开始落山之时,手机上显示的温度也是37度。我和我的搭档也只能笑着互相安慰:这气温比上午出来时好多啦,好多啦。

找到第一户老人,已经是六点多,老人刚吃完晚饭,正在自家的小院里休憩,我们极其顺利的完成了当晚的第一户口述史。可接下来就不再这么的顺利……即使寻路的途中有再多热心的村民,可是总会迷失在一个又一个的岔路口中,永远都在找路,永远都在迷路。

记得到达最后一户时,已至八点,老人和他的家人热情的把我们邀请至家中,又是开灯又是开空调,不停的与我们说,“幸苦啦,热吧?先喘口气……喝不喝水?”

为了不打扰老奶奶的休息时间,我和我的搭档即使早已满身是汗,也顾不上所谓的休息,与老人说明情况后,开始了访问。完成工作,一出门,由于这个地方没有一盏路灯,天全黑了。老人的家人,打着手电筒,将我们从田地送到了公路口,我们除了感谢也就剩下了感谢。

记得回住宿的路上,只有过往车灯与我们的手电筒灯,有几分害怕,也有几分愉悦。终于完成了一天的工作,终于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也许是很疲惫与劳累,但漫天的星星与脑海里那一个个老人的故事,都是我们继续在坚持的动力。

###成功——也许是一条需要反复的路

昨日完成了这个村子的工作后,赶了一日的路,在督导的带领下又回到了上一个村,回到了之前工作停滞的地方。

诚然的说,疲倦与抵触的情绪席卷而来,又要开始找老人,又要把做过的工作,走过的路再重复一遍。没有了最初的新鲜感,有的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满心欣喜找到协调人提供的新人选,几番询问后,却发现不符合筛选条件,又只能败兴而归。雪上加霜的是,之前做过口述史拟纳入村历史访谈的老人,前往外地,打电话邀请老人果断决绝……找不到人,工作做不下去,种种愁绪与失意在心头久久无法释怀。

感谢督导的坚持,以及搭档的机智,改变了我们之前做事的思路。我想绝处逢生大抵就是这个意思吧。开展了久违的村历史访谈,虽不如前几站那么的顺利,但终于能向前推进了一步。

在村历史访谈中,有两位老人,曾经一起劳作过,后来年事已高,身体不便,不知不觉已是20年未曾相见,老爷爷问“你还认得我吗?”听到这句时,眼眶有一点点发红…

村历史访谈的工作仍有一半未完成,但睡前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二访村子所历经的种种,有过兴奋,有过失意,也有过感动……我也逐渐明白,成功这条路,其实有时它需要的是坚持和反复。

###也当“村红”——我们在路上

“你们大学生,这么热的天走起不怕热啊?”
“不怕,不怕,我们是不怕热的大学生。”
“快进屋先坐坐,吹吹风。”
……
以上,是我和我的搭档在入户每一家时都必然听到的一段对话。作为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重庆,体感42度这样的温度已是家常便饭,走在田地间,特别是玉米地,那简直是一场难以言尽的“灾难”,堪称每一步都是桑拿。早已是湿透了衣裳,早已是满头是汗,但依旧要前行,依旧要去寻找那些在大山里等待我们探寻的故事。

每到一个村,一天之后,我和我的搭档必然会成为这个村的“村红”。一出门,就会有热情的村民在问:
“你们今天又要去哪啊?”
“你们今年又要来做调查吗?”
……
不知不觉就觉得自己是村里的一份子,走在路上,淳朴的村民都会与我们打招呼、指路,关心热不热累不累。这是在大城市里很难体会到的感觉,人与人间的距离如此之近,没有猜忌与防备。

今日细细数下来,出征已是第二十一天,虽然遭遇过了许多挫折与考验,但由衷的感谢charls,让我们走进了大山,听到了这么丰富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见证了那段历史,让我们勇敢的继续前行着。

2016-07-31
北京大学  |  NIA  |  NSFC  |  国家发展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