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天气依旧寒冷,还没有飘过一场雪。曾俊霞来到北大,准备接受采访。严寒丝毫没有削减她的热情,她与昔日的同事有说有笑地谈论近况,回忆CHARLS这两年的发展。很少面对摄像头的她,激动而略显拘谨。
曾俊霞,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院。2014年,她正式加入CHARLS项目组,担任督导以及执行方面负责人。2016年,她离开CHARLS,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在别人眼里,曾俊霞待人接物热情亲切,做起事情十分负责。她虽然已经离开北大,但仍然和CHARLS团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包括之前的同事和老师们。在她看来,大家今后不管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会有很多的合作。
##“研究可以做得非常的细”##
读大学的时候,曾俊霞并没有想到要做学术研究。本科毕业以后工作了,逐渐有了做三农方面研究的想法。因为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她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后来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都在人大。那是她从事学术研究的第一个阶段。
那时候,曾俊霞最主要的研究集中在农村教育方面,少数民族农村贫困地区的学生、打工子弟学校的老师都是她的研究对象。她觉得,社会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但是农村应该被关注、应该被给予的地方还有很多,如果把问题进一步细化,会发现其实情况很严重。
曾俊霞举了关于眼镜的一个例子:“现在很多学生都戴着眼镜,包括我也是戴着眼镜,我们认为近视的学生需要戴眼镜很正常。但是我们早期关注到农村地区的孩子们,包括家长、老师对视力问题都不是很重视。在农村,尤其是小学,首先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次就算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觉得不应该戴眼镜,因为他们认为眼镜越戴,视力越差。错误的观念导致了很多有视力问题的孩子,却没有戴眼镜,并且这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科学的方法考察问题到底有多么严重,以及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于是,曾俊霞参与了中科院、人大和陕师大共同组织的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小学生视力健康项目,进行大规模的随机干预试验,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做社会科学的研究。在陕西,将近一万名学生接受了视力和学习成绩的调查。
她仍然记得项目的很多细节,包括“整个学生群体中,25%的学生是有视力问题的,但只有3%的学生是戴了眼镜的”等详细数据。项目组采用了免费发放眼镜、赠送眼睛券以及进行视力知识的宣传等措施,考察各种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视力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曾俊霞肯定了该项目的积极作用:“我们可能觉得眼镜的影响没有那么大,但是你想,你近视了,坐在课堂里,没有眼镜,这不仅仅对成绩,对你的社交、对你的心理其实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随着从事的研究越来越多,曾俊霞对学术有着自己的见解:“我想说的就是研究可以做得非常的细,一个小问题的研究,也是对社会、对你感兴趣的人群一个很大的帮助。”
和新闻媒体不同,学术成果通常并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所以,曾俊霞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她说:“做学术研究真的是要有那种坐冷板凳的心,静下心来,有理论,有实践,做一些这样的一些研究。另外,学术研究具有连续性。你有一个学术目标,再加上长时间的学术积累,最后肯定能达到自己所期望的一个结果。但是这个过程肯定比较漫长,也需要你能够有这种耐心。”
##“生了一个CHARLS宝宝”##
2011年,曾俊霞参加了赵耀辉和其他几位老师组织的一个中国女经济学者的培训。她因此第一次听说CHARLS,知道了赵老师在做这样一个大型的健康养老调研项目。
2014年,曾俊霞从人大博士后出站后就来到北大,以博士后的身份加入了赵老师的项目组。当时她参与的是“中国中老年生命历程调查”,最开始也只是作为普通的学生督导的身份,带领学生前往一些采访难度较大的地区。
这并不是曾俊霞在CHARLS最困难的阶段。
接下来的一年不仅仅有常规的访问,还有体检和血检,项目组需要请专业的护士给受访者抽血,并将血液及时送回北京。曾俊霞这时候已担任执行方面的负责人之一,工作量较大,常常加班到很晚的时候,“有几次甚至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
2015年,可以说是CHARLS最忙的一年,这一年,她一直都是怀孕坚持工作,9月份,她生下一个宝宝,同事们开玩笑,说这个宝宝的英文名可以叫“Charls”。她说:“当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完成CHARLS的任务,等于说一直都是在一个团队中被推着往前走。”休完产假,曾俊霞紧接着又参加了2016年“共和国初期基层经济历史”调查的组织筹备工作。
困难,气馁……曾俊霞都曾多次经历,但她心里明白,调查这个工作不是说想放弃就可以放弃,很多事情都在等着自己做,很多工作都在等着自己往前推。
不过,相比于自己经历的艰难,她更强调访员所遇到的挑战:“不管我们的设计多么完美,都需要访员去执行。**在出发的时候,我们可能担心孩子们能不能吃苦耐劳,在7月份最热的时候完成农村、城市的调研,但是大部分的队员队长都能够超乎我们想象地完成任务,实际当中,也是刷新了我们对90后的认识。**我们很多针对访员的工作其实并不完美,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访员给予了项目组很大的包容与友爱,给予了CHARLS很多的传承,这都是我们非常感动感谢的地方。”
从头到尾参加完CHARLS的调查,曾俊霞“收获很大”,曾经认为不可能的事情都在整个团队的协作下顺利完成了。
##“你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在CHARLS工作两年后,曾俊霞对CHARLS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有了更深入的认识:“CHARLS是对数据收集的质量要求非常高的一个调查,同时也是调查难度非常大的一个调查,所消耗的人力和其他方面的支持在全国都位于前列。尤其CHARLS的主题是健康与养老,而我们国家处于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也会越来越多,所以CHARLS的学术价值肯定会越来越大的。另外,参加CHARLS对学术培养也是一个非常好的经历。你从CHARLS出来,就知道了调查应该怎么做,包括从它的前期设计,到中期,到后期学术论文的写作,对自己都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培训。”
如今,曾俊霞在社科院农发所做“三农”问题的一些研究,希望能在农业、农村人才等方面有所贡献。她提到了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句话:“要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虽然已离开了CHARLS,但她的研究同样涉及到农村的一些老人儿童。“CHARLS有这方面的数据,所以在我以后的学术上面还有很多的联系,包括CHARLS现在每年的调查,如果需要我做一些方面的工作,我也非常的乐意。”
2018年,CHARLS即将进行第三次全国追访,也会有很多新访员的加入。曾俊霞希望告诉未来的新访员:“CHARLS不光是一个很好的、能够把你在平时学到的东西跟实际看到的东西联系起来的一个调查项目,而且你在CHARLS能够认识到很多同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来自全国各地,这也是青年学生交往、互相学习的非常好的平台。”
“在CHARLS的调查比较辛苦。当你完成了培训、调查,到后期再回过头来,你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