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数据用户登录   数据用户注册 | English
位置: 首页 > 实地风采 > 2014 > 正文

#CHARLS第一线#一名访员的调研日记

6月24日从北京出发,2日在火车上,今天是抵达甘肃的第八天。这个项目叫“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简称charls(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是北京大学的一个项目。我们的工作是找到要访问的家户(这个名单是根据GPS定位住所位置所得),给家户做长达两个小时,包括个人信息、工作、家庭、健康、财产等几个模块的问卷,此外还要采集每个人的照片、房屋照片、家户住址的GPS。

在这7天的工作中,我采访了11户半共23个人,年龄从42岁到80岁不等,住所从土坯房到砖瓦房到楼房不等。跟这些人交流的过程中,我听到的不仅是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也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工分、大包干、60饥荒、贫农、逃荒、文革、红卫兵……他们告诉我,生产队一天只能挣两毛钱,饥荒时代父母可能吃掉孩子,很多婚姻都是包办,这一辈子都不曾量过血压看过牙齿眼睛。很多我觉得不可思议:时间的力量如此强大,中国社会变迁如此巨大。是不是,等到我们老了,跟儿女孙子讲起现在自己经历的故事,他们也会觉得不可思议?历史的车轮走向哪里?我为明天好奇。

做完一户访问两个多小时确实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在两个小时中你几乎听到一个人的一生,涉及他一生所有的社会关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工作、健康……我觉得自己若是项目结束后应该不会对任何人任何隐私感兴趣了。谁又在乎自己的生活?那些曾经让自己痛彻心扉、呼天抢地的事现在说来不也风轻云淡么?你自己的人生故事与悲剧在洪荒宇宙中是无关紧要的。在这23人的访问中,我经常会动情。有时是为他们的质朴信任感动,有时是为他们悲剧的生活惋惜,有时是为他们生活中的苦难嗟叹。

在一家农户家里吃饭,他们把为数不多的几双塑料筷子(其余都是黑不留球的老筷子)给我用;问到一位阿姨“您的孩子是哪一年过世”时,阿姨眼里忽然涌出的泪水;每次访问,几乎都会有家户塞给我水果:荔枝、黄瓜、桃子、西瓜、杏。跟一位奶奶道别“我们明年会再来的!”她说:我高血压,心脏不好,不知能不能等到你们来。

昨天下午在一家访问一位卧病在床、不记得自己孩子岁数、需要解释何为“抑郁”的爷爷时,我重复三遍问题“您最小的儿子是哪一年结婚的?”,他仍然答非所问,絮絮叨叨我不知他在说什么。这几乎耗尽了我的耐心。我粗暴打断他的话,说:“其他的不重要,您只要告诉我是哪一年你最小的儿子结婚!”爷爷茫然看着我,眼睛里有遗憾、不解,他茫然无措。我本来是几近愤怒,看到他这个表情忽然一低头落下一串眼泪。爷爷已经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理解力不好,记忆力很差。而我,不曾为他即将枯萎的生命惋惜,却为他不记得自己儿子哪一年出生愤怒。我是怎样无情的人?

前几天去访问一位近80,一个人住的奶奶,她的活动范围几乎为两间屋子,她坐下起来都要借助拐杖。中午我给奶奶做饭,她说家里什么都没有。我到饭屋一看只有半棵卷心菜,上面密布着苍蝇。

我们曾在夜里十点多从家户中出来,在雨中一片泥泞玉米地之间找不着回宾馆的路。

我曾一个人走路一小时去村里访问,在半明半没的天色中看黑河静静流,想到人生的苦难,想到自己一些人生性格行为上的弱点,他们像“真菌”一样附着在我生命里,我呐喊呼号,也曾绝望甚至感到难以爱自己。可是,他们是那样顽固。最后的结果,是我束手就擒了么?这一场场搏斗要持续多久?并不清楚。答案在我衰朽时。糖说,她在祁连山看到过黑河的源头,无比清澈。我眼前的黑河,却涌动着黄泥。哪一条河没有一个清澈见底的源头?哪一个人生没有一个透明澄澈充满希望的开始?成长中,我们丢掉了一些东西,变得懦弱、妥协、自私。就如黑河已经这般模样。

公路两边村居,门舍外种了好些花。我想到自己若是做一个农妇又怎样?晴耕雨读,少与人来往。——什么是关乎生活生命本质的东西?也许那时来说,读到一首好的诗歌、小说都是很不重要的。如何让地里玉米旺盛,除掉杂草,在门前点瓜种花是更重要的事。

访问一位做过十多年民办教师的叔叔,他希望我反映下能不能给他加点退休金,在一镇政府门口,一群农民因卖不出白菜(当时是政府让种的白菜),把一车车白菜拉到政府门口示威,一个叔叔看我戴着访员证问我是不是记者可以报道一下。在一家麻辣烫店吃饭,阿姨向我抱怨她的母亲生活困难,可是只拿到了低保户最低等级。访问的一位阿姨说他们村没有把计划生育的钱发给她……我表示无力。对任何一件事,甚至对昨天下午在路边看到的一只眼睛红红垂死的狗。

不知何时起,我不太喜欢集体活动了,不论是出行、开会还是聚餐。如今跟北大这几个小伙伴还是有些意思,专业为经济学、化学、社会学、国际政治。

那天坐车,看一家墙上写着“岁月催人老”,我心里一颤。40几岁身强力壮很快也就只能在两间房子的活动范围内等待死亡。年轻的日子不多。抓紧生活。

2014-11-24
北京大学  |  NIA  |  NSFC  |  国家发展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