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芳宁
队伍:北京访员2队
行走与寻觅,问询与敲击,鞠躬与寒暄,穿梭于每一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小巷,接受邻里街坊好奇而警惕的打量,叩起一扇扇已叩了无数次的门,期待着门后或陌生或熟悉的面孔。每一次旅途都是一场未知,每一次开口都是一次冒险,我们不断调整和变换着说辞,尝试和体味着不同的口吻,希冀将平板上一个个冰冷的编号变成温暖的问候、体谅与理解。
每遇到一个好心的阿姨,我们都会欢欣鼓舞,情不自禁在漆黑崎岖的小路上哼起歌来;每成功预约到一个家户,我们都会满怀希望地在添加联系中选上“220”(已预约目标家户)代码,然后骄傲地去向队长汇报自己的战果。不管是热得头晕目眩还是累得双脚发麻,不管是说得口干舌燥还是急得火烧眉毛,只要有人愿意理解我们,愿意配合我们,一切奔波与劳累、委屈与难堪就都会瞬间烟消云散,化作我们填答一份份问卷的信心与动力。
无论是复杂拥簇的大杂院,还是肮脏混乱的筒子楼,亦或是清冷寂静的单元独栋,我们发现,多少预想和猜测都抵不过结结实实的一声敲击或问候。我们无数次地希冀依靠自己微薄的经验去推断门后人的身份、年龄、特点,以及最重要的,他们配合我们的意愿,可这样的尝试大多失败了。
给一栋楼、甚至一片区域的居民贴上标签是我们茶余饭后最经常讨论的话题,这样的推测既是有趣的游戏,也是我们互相打气、分享经验的最佳方式。
然而现实却告诉我们,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幼稚和天真,中国人口的密集和复杂程度绝不能依靠居住单元的地理位置来识别或分类,每一个屋檐下都有太多的故事,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迥异的背景与经历。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深入挖掘每一个人的过往、样本量巨大也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家户的原因,因为我们很有可能错过一段故事,忽略掉一个或极端或典型的例子,以至于简化或抹杀掉中国人口结构的复杂性和数据的真实准确性。
当我们被质疑这样的工作有什么意义或者收集来的数据有什么用时,也许我们很难用三言两语给出一个准确可信的回答,以至于让受访者信任我们,但从心底我们知道,我们付出的这些时间与精力都是值得的,冥冥中总是会有一份潜在的回报与看不见的收益在等待着我们。我们可以理解受访者的短视与功利,但我们决不能抱着同样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手头的工作,不能丢失了信仰和真诚,愧对自己这么久的筹备与等待。
每当我在梦中因与受访者发生口角而惊醒,或者因无法联系到访户而一筹莫展,辗转反侧,抑或是梦见接到质控的电话时的惊慌梦呓,我都会在醒来后忍不住感慨:实地访问的一点一滴已然填满了我的生活,渗入了我的血液。既然如此,曾经的牢骚满腹、灰心丧气、怨天尤人是不是显得幼稚又无聊呢?情绪上的负面波动解决不了问题,那又何必陷在狭小的圈子里兜兜转转呢?主动出击,正视困难,坦然应对,这才是实地访问两周后该有的心态。
无论有多少个未开始的问卷,无论劳务表单上的条目是否少得可怜,无论联系记录中有多少个“240”(未联系到目标家户)代码,我坚信,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我尝试了,努力了,问心无愧了,这份工作就是有意义,有价值,值得我们坚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