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数据用户登录   数据用户注册 | English
位置: 首页 > 实地风采 > 2018 > 正文

【实地撷英】黑龙江1队:朋友圈未更新的第四天

【实地撷英】黑龙江1队:朋友圈未更新的第四天

原创: 黑龙江1队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7月21日

                                                          ……

                                                     铁道旁赤脚追晚霞

                                                     玻璃珠铁盒英雄卡

                                                     玩皮筋迷藏石桥下

                                                     姥姥又纳鞋坐院坝

                                                         ……

                                                                           ——《儿时》刘昊霖 - 鱼干铺里

7月13号,黑龙江1队从北京出发,我将三张火车票拍下来发了一条朋友圈。列车呼啸着驶过家乡的站台,我说,人生至苦,始于过门不入。

如今四天过去了,我的朋友圈定格在那张车票的照片。不是因为无话可言,而是这短暂几天里的经历根本难以用几条动态概括。

我想,假如要发的话,我们需要记录的瞬间实在太多了,那可以是从车站下车时团委书记接过我行李箱的那一刻;可以是见到东北铁锅炖鱼用的巨大铁锅的那一刻;可以是忙里偷闲登上旅馆楼顶拍夕阳的那一刻。我们呼唤着锅包肉和烤冷面来到这里,却无一例外喜欢上了软软糯糯的土豆。

在清晨的匆忙亦或黄昏的焦急里,鎏云不被高楼遮挡,村居门户大开并无设防,而我们也开始一次又一次踏在克山的街道上。

                                                   **Part1:这个你别和他们说不就行了**

实地访问的第一天,我打出的第一通电话便不很顺利,那是在早上八点,电话的另一端传来了阿姨不耐烦的声音“还没起床呢,哪有功夫给你弄那个”,这让同样没睡醒的我有点受挫。转天上午登门拜访时,家里的叔叔却异常和蔼,想我解释需要下午再来时甚至有点不好意思。

图片描述

原来“轻微拒访倾向”不应该是随意定下的心里预设——当天访问时阿姨告诉我自己前一天之所以拒绝是因为被大虫子吓到一夜没能入睡,所以说话时有些烦躁。原本担心作为熟悉问卷内容的访户,她会在回答问题时“有技巧地敷衍”,却没想到她很耐心地答完了所有问题,直到削甜瓜时被我(假意)拒绝时才第一次说了那句让我最害怕的——

这个你别跟他们说就好了。

希望核查员网开一面。

                                                     **Part2:下回给她搓澡**

每天晚上的会议,总会在彼此的吐槽与笑声中结束。

“今天阿姨以洗澡为借口把我赶走了。”

“下次你直接请缨帮她搓澡。”

“今天老叔听我说要拍照片,转身就走了,去洗手间穿衣服洗脸梳头,回来之后的样子吓我一跳。”

“今天为了找家有藏獒的访户一路问谁家有狗,有个人给我说‘姑娘你不用找,那头就有卖狗的’。”

“今天访问的好好的,来了个客人挑拨离间非说我是骗子。”

“今天下午跟那个打牌的大姐坐在那里,明明相互嫌弃还是默契地一问一答。”

“…”

“明天我还要去,哼。”

                                                   **Part3:您怨恨过吗?**

宣传员小常其实没想到,实地访谈的第一天就会有队员给自己交了一篇小作文。那天下午她遇见一位独居的老人,他是旧时高中毕业的知识分子,因为上山下乡,他在最好的年华里错过了念大学的机会。知青返城后,他开始等待政府安排就业,可这一等就是四十年。

面对这个因为政策变动而半生待业的老人,队员忍不住问:“您怨恨过吗?”或许她在问出口的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但老人却郑重其事地回答道:“那都是为了国家,曾经不甘过,但从来没有后悔。”

那天她在自己的小作文里写,“自己一直用知乎,以为从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本以为自己洞若观火,今天才知道时代操纵命运的背后,还有另外的想法与态度,那就是信任国家,无条件的为国家服务。即使经历了下岗,即使半生待业老无所依,这种信任仍不动摇。对他而言,相信国家本身就是一种信仰。

                                                   **Part4:这事儿和你们说了能解决吗?**

“奶奶年纪大了,总说自己不行,访员一定要想办法鼓励她”。平板里留有老访员的记录,于是当90岁的张奶奶一次次拉着我的手说“闺女差不多了可以了”的时候,我也一次次地对她说“奶奶~您答得很好,咱们还得继续”。

人在年老时总会回归那种孩童的气质。比如张奶奶拉着我的手向孙女说“这闺女手真好看”的时候,访问中途接过一碗冰糕捧着吃的时候,向我喃喃地抱怨我的表达她听不懂的时候——她流露出的那一点点稚气和纯良,让我难以遗忘。

因为年岁以高,这次访问并不顺利,中断最长的依次是问到子女的不动产时,奶奶向我断断续续地讲述自己二儿子的经历,他两处九十平米的房产被包工头侵吞私自出售,事发后包工头被抓,房子却再没有换回来。

“都给卖了。”

“县里不答应那房子能盖吗?”

“你说咋整?”

“你说哪有这事儿呢?”

“这就摊上了。”

“你说这愁不愁人呢?”

在循环地说着这几个短句之后,奶奶终于说出来我一直害怕的那个问题——各种事儿你们管不?

耐心地向奶奶解释了一通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国家政策,又在最后软软地加上一句“您说的问题或许不会马上解决,但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让酱婶儿的事情能越来越少。”

不知道奶奶有没有听懂,说完最后一遍“你说这愁不愁人呢”,我把她带上了下一个话题。

因为没有带印泥,我第二天想再次登门,但却在家家户户全都一样的小路上被自己整蒙了,鼓起勇气后敲错了门,满心懊丧地往回走,却在下一个岔路口看到了张奶奶。

我以为是老天开眼,兴高采烈地扶着奶奶往家走,印好手印准备拎包走人时抱怨了两句这里太难找,奶奶却说“刚刚在家坐着,看个人过去,感觉是你,就去村头看看,以后常来啊”。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奶奶其实懂得前一天我说的话,她让我愿意相信自己可以是她迟暮中的一道微光,也让我明白这一趟北上旅途中我们的所有殊遇背后,或许是一份又一份来自普通人的善良。

现在是夜里2:00,朋友圈里的暑假生活目不暇接光怪陆离,每天早晚看一看,总觉得这个世界又急吼吼地向前迈了一步,但这一步是向前的还是往东西南北的哪个方向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一步焦虑、躁动,又不无希望。

站在这个小县城的十字街,可以一眼望见远处的大片的绿色菜畦。当这个以北上广为中心的时代又急急忙忙、慌慌张张地向前闪转腾挪时,或许我们的存在就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想方设法地让某些群体不要被遗弃在原地。

作者 | 黑龙江1队访员

图片 | 黑龙江1队提供

2018-07-21
北京大学  |  NIA  |  NSFC  |  国家发展研究院  |  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  北京大学开放研究数据平台